欢迎访问长城小站!!   您当前的位置:长城专题 -> 长城数据库系统 -> 长城文献资料库[ 登录 ]/[ 注册 ]  

 
长城文献资料库
志愿者入口

[使用说明]
·带图标的图书,表明在库中有全文。
·带图标的图书,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。
·带图标的图书,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。

RSS 1.0
RSS 2.0

[相关链接]
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:
·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
·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
·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
·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
·历史年表
·长城法律公文库
·长城景区数据库
·长城专家库
·长城视频数据库
·小站图书室
·边墙史料书库 .. 阿伦主编
·小站首页


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:学科 地域 发表时间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

图书信息

《长城意识与丝路精神(2)》

作  者:易华
 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
出  处:《北魏六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
发表时间:0000-00-00正  文:
    三、丝绸之路与丝路精神    西方人李希霍芬命名了丝绸之路,逐渐举世公认,已成为世界历史核心概念。[1]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“对话之路: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”项目,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开 ……
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,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...>>

简单注册后,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,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,参与我们的交流!

参考文献:
[1]Christian, D: Silk Roads or Steppe Roads? The Silk Roads in World History,Journal of World History, Vol.11,No.1,1-26,2000.
[2]UNESCO: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: Integral Study of the Silk Roads, 1994.
[3]Joseph Needham: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China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1954.
[4]E.E. Kuzmina: The Prehistory of the Silk Road,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, 2008.
[5]易华:《青铜之路一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》,《东亚古物》A卷,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。
[6]李约瑟:《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上的交往》,译文见潘吉星主编《李约瑟文集》,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年版。
[7]凌纯声:《中国的封禅与两河流域的昆仑文化》,载《民族学研究所集刊》1965年第19期。
[8]Mair, V.H.:Old Sinitic Myag, Old Persian Magus,and English Magician,Early China 15,27-47,1990.
[9]张宁:《“丝路精神”作为古老的合作原则更应发扬光大》,中国共产党新闻网,2014-06-05。
[10]习主席:《“丝路新语”弘扬丝路精神》,凤凰网,2014-07-02。
本文由志愿者:【爱吃炸鸡的花栗鼠 】收集整理上线。
[ 返回 ]
 评论
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: 密码:
若不填用户名,则显示留言者为[匿名]。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,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(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,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,如需保留登陆状态,点此登陆)。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,则显示为“[未验证] 您输入的用户名。”,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、删除
验证码: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,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,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
标 题:  
评 论:
    [:超赞!:] [:好!:] [:窃笑:] [:笑而不语:] [:汗!:] [:囧!:]
表 情: [:大哭!:] [:鞠躬:] [:耶!!:] [:仰慕:] [:骚!:] [:醒一醒:]
    

 
 留言总数0帖 页次:1/0 每页:20条